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馆

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馆 (Royal Ontario Museum) ,也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位于多伦多市,始于 1914 年,这座年轻的博物馆是北美洲十大文化机构之一,也是加拿大最大的,展览最多元化的博物馆,同时也是研究机构。

其实博物馆并不只专注于文化,一楼的展览厅里就有一只巨大的恐龙在送往迎来。在二楼的恐龙展览厅还有更详尽的文件,模型等。这些都是比较普通的展览主题。令我映像特别深刻的,是中古世纪的铁甲武士。还有古埃及的木乃伊。

铁甲武士

中古世纪的盔甲有其符合当时战争形态的巧妙设计。我们中国历史上类似中古世纪铁甲的战袍称作铠甲。外形完全不同,但是作用相等。栩栩如生的铁甲,都是馆方珍贵的收藏。看着这些铁甲,想象中古世纪的杀戮战场;这让我想起了诗经中的秦风无衣。说的正是这种气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埃及木乃伊

木乃伊 Nakht
木乃伊 Nakht 死于公元前 12 世纪

在这个展览厅里摆设的木乃伊约有五六具。每一具都有出土的地点,有些还标示着人名及其生平。可见他们的考证及做学问的态度是很严谨的。

木乃伊 Nakht 的棺椁在1904-1905年出土。他生前住在尼罗河的西岸,令人惊讶的是,三千年前他和家人在山谷边搭建居住的房舍,至今仍然存在。从他的精致的棺椁,及包裹完整的尸体上来看,他十分受到家人关爱。棺木上面详细地记载了他的生平;加上由加拿大的考古学家们从木乃伊的尸检研究中,考古界对他的生平可以得到一个颇为完整的轮廓。

音乐家木乃伊
这位木乃伊是一位女性 音乐家。

这位木乃伊是在寺庙里掌管音乐的音乐家。死于公元前850 年。她的棺椁经X 光的照射后,显现出几个护身符的形象,不知道是不是如此,她的棺椁从未被打开过。她的脚下有四个形状不同的瓦罐,传统上,这四个瓦罐是必须与尸体葬在一处的。

古埃及人在处理尸体时,传统上一些内脏是要分开处理,并装在这种瓦罐中的。这四个瓦罐,分别是用于储存死者的肝脏,肺,胃及大小肠。瓦罐上盖着标示着不同神明的盖子,每一种神明掌管一种内脏,所以千万别出错。

他的名字是 Antjau,除此之外,考古学家未曾在棺椁上找到对他生平的详细记载,不过推测他是一个地主。透过玻璃窗,他的脚趾清晰可见;他的头颅也是五官分明。从这些细节来看,就可以证明古埃及有着先进的科学。他们不但发现制作了保存人类尸体的方法,这种方法还可以将尸体保存数千年。这不能不叫人感叹佩服。

那么在木乃伊发明之前,埃及人是用什么来埋葬他们的死者呢?中国西藏有天葬,埃及在第一个王朝出现前,也有类似的方法,自然葬。埃及广大的沙漠就是自然葬的绝佳场所。人们将死者至于沙漠中,让沙漠的热度将尸体自然地干燥,然后放进简单的棺木中,并且让头部面向西方。那时的埃及人相信西方是去来世的路。同时,在去往来世的路途中,人也要吃饭。因此在那段时期的棺木中,都可见零星的置放食物的瓦器。

看够了过去的世界,走出了展览厅。其实该馆尚有很多很值得细细观赏的地方,但是那些主题都需要有一点专业的背景。外行人只能看看一些常见的主题。

离开博物馆时,顺道进来他们的临时展览区。这段时间的临时展览项目,是各种极有创意的口罩。这些都是在加拿大设计的产品。是不是特别有品味!

多伦多的地标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1960 年代开始,多伦多市历经了空前的快速成长。人口增多,高楼耸立;逐渐有了大都会的气派。然而,瞬间人们发现了问题:现有的电信传播站已经不敷使用;广播电台讯号的接收经常被阻碍,等等。这些问题使得消息传播和人际沟通都产生了严重问题。因此,建筑一个更高,更符合当时需要的塔台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事。

因此,就由在当时加拿大规模最大的,管理全国铁路系统的国家铁路局 (Canadian Nation Railway Company)  来承包此项工程。1973 年二月份开工,至1975 年四月接收信息的天线完成;1976 年六月这座电视塔 (Canadian National Tower / CN Tower) 终于正式与多伦多市民见面。

提到这座电视塔台,很多人都以为塔台的主要目的只是作为多伦多的地标,供游客参观这栋集人类建筑智慧的成品;然而,这座塔台的首要任务,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以提供清晰稳定的电信为主。它肩负着多伦多市,及 17 个加拿大电视台,FM 广播台的电信任务。

CN 塔以高度来说,的确是够资格说它是地标。这座塔高度是 1815.5 英尺 (1815.5 feet) ,从飞机上,或是海岸边都是清晰可见。座落在市中心处,地点便利,同时又与水族馆比邻而居,因此人潮很多。

电视塔吸引人之处,就是它居高临下的视野。塔台是从地平面而建起;它的第一层楼是礼品店,在此可以购买原住民艺术家的作品,也可以带着孩子在儿童区游玩。而真正让人购票来此的是它的主观景台 (Main Observation Level) 。

在一楼直接搭乘电梯上观景台。电梯的速度惊人,每小时可达15 英里 (15 miles) ,抵达观景台只需 58 秒。从玻璃门望出去,只见地上建筑瞬间缩小,耳中开始朦胧。但是出了电梯之后,眼界立马无线开展。天气好的话,山川河流让人有一种开阔天空的豪情。

观景台内有饮料吧台。坐在桌边,轻酌冰凉的可乐,看着水上的点点船只。真是特别地悠闲。

觉得这样还不够高吗?没关系,游客还可以更上一层楼。最高的观景舱 (SkyPod) ,离主观景台有三十三层楼 (33 stories) 之遥,离地面1465 英尺 (1465 feet) 。我们没有上去,据说站在上面就算是晴空万里,也可以感觉到整个塔台在随风摇晃着。

如果这样还不过瘾的话,那么环绕塔台就绝对能满足一般人。环绕塔台 (Edge Walk) 就是环绕着主观景台的外围一圈。当然,游客需要事先约定,大家穿着鲜艳显明的防风外套,装备齐全后集体上路。他们套上绳索,慢慢地走出主观景台,顶着强风,迎向自然,开始了绕行之旅。这选项自2011 年开始以来,吸引了成千名游客来挑战。

当然,对我们来说,这种挑战是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我们只有在主观景台内,那片小小的玻璃地板 (Glass Floor) 上来回走动,干过瘾一番。那玻璃地板就是一片用玻璃做的地板,可以让游客从主观景台往下观看。还别说,这么点大的地板,后面还排了一长条队呢!

当然,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自然有豪华的餐厅了。塔台的餐厅可以品酒,也可以在夜晚观看多伦多的灯海。这家餐厅与众不同的是,它每小时做一365 度的旋转。因此顾客们可以看见多伦多市各方向的的角度。

我深深觉得,世界如此之大,我们能看到的世界,还是很微小的一部分。就像CN 塔,感谢主赐下阳光灿烂的这天,但我相信,朝阳初起或是夕阳西下的景致自有不同的美丽。可惜,我只能停留短暂的数小时,那些美景,自然是无缘见到了。

 

 

里普利水族馆

多伦多的里普利水族馆 (Ripley’s Aquarium of Canada) 座落在市中心。在它的另一侧,是地标国家电视塔 (CN Tower) 。

虽说水族馆都大同小异,里普利却有其足以自豪的地方,就是那条北美洲最长的海底观景隧道。所谓的隧道只是一条速度缓慢的输送带,带着游客穿越四周的展示窗。人可以站在原处,定睛看着水面下的生态即可,让输送带带着缓缓前行。感觉就像穿越海底隧道。

里普利水族馆占地十三万五千平方英尺 (135,000 square-feet) ,每天需要 570 万升 (5.7 million liters) 的储水量,来维持馆内两万种生物。

来看看美丽的海蜇 (Jellyfish)

说来有趣,里普利水族馆是由里普利休闲企业 (Ripley Entertainment Inc) 出资经营管理。十九世纪后半至二十世纪初,美国有一位漫画家叫罗伯特里普利 (Robert Ripley, 1890 -1949) ,他由一个成功的漫画家,逐渐涉足电影,电视等娱乐行业。他死后由其弟接管他的事业,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经营休闲娱乐事业的企业。

这家公司管理的娱乐项目除了水族馆以外,还有迷你高尔夫,3 D 电影院等等。他们的水族馆有三处,除了多伦多以外,其他两馆均在美国。

潜水员
这位潜水员潜入海底喂食及清理

走出水族馆,我必须要说的是,虽然水族馆都大同小异,但是小差异的部分,就是该馆吸引人之处。

带着孩子来这里走走吧!

多伦多古酿酒厂

顾名思义,多伦多的古酿酒厂 (The Distillery Historic District) 必定是一个有历史的酿酒厂!

是,也不是。

时间推回到 1831 年的五月,老詹姆士沃兹 (James Worts) 和他十四岁的儿子小詹姆士古德汉沃兹 (James Gooderham Worts) 一同从英国移民来到多伦多,并在此地建立了他的事业。之后,他们在英国的两家人,古德汉家 (Gooderham) 和沃兹家 (Worts) ,相携而来,家庭的成员成了老詹姆士的事业伙伴。最初,他们买了风车,开始经营磨坊,出售面粉并取得不错的利润。然而,1834 年的悲剧,将他们带领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1834 年老詹姆士的妻子,亦及小詹姆士的母亲死于难产,两个星期后,老詹姆士投入在自家风车旁的一口井中,溺毙而亡。

老詹姆士死后,刚建立起来的企业,就由小詹姆士跟着舅舅威廉古德汉 (William Gooderham) 共同经营。1837 威廉引进了酿酒设备,当年他们售出了第一瓶威士忌。

从第一瓶威士忌开始,古德汉沃兹 (Gooderham & Wortz, G&W) 企业开始蓬勃发展,他们不断地更新生产器具,终于在1877 年,古德汉沃兹被誉为 “ 全世界最大的酿酒厂。”

至此以后,古德汉沃兹历经了领导阶层更替,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Queen Victoria) 驾崩,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禁酒法案等历史事件后,在 1923 年转手让人。

1987 年古德汉沃兹的产业再度转手,然而,在1988 年,这片古酿酒厂的所在地被划为历史遗迹,两年之后的 1990 年正式熄灯。

可喜的是,这个地方不但没有被人遗忘,反而闪烁在镁光灯下。从1990 年之后的十年里,这里的维多利亚式建筑,以及鹅卵石铺垫的步行区,是许多电影电视来加拿大地区取景的首选。十年来总计约有 1700 部电影,电视,广告,音乐视频等在此取景。这让古酿酒厂成为在好莱坞之外最大的影视取景点,号称 “北好莱坞。(Hollywood North)”

说来难以置信,这些维多利亚式建筑,能拍什么影片作品呢?1990 年首播的 “通往埃文利之路 (Road to Avonlea)” 电视影集,就是以此地为背景的。剧组将建筑,小巷道转换成爱德华王子岛 (Prince Edward Island) 。楼房也可以改装成邮政局。这部影集十分受欢迎。

当然,酿酒厂不是只有维多利亚式建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历经工业革命及两次世界大战,这块地方多的是具历史性的建筑。比如说,那些废弃多年的十九世纪工厂建筑。这些景象,正符合拍摄 2002 年的“芝加哥 (Chicago)”,还有X 战警 (X-Men) 的需要。

或许这个地方还可以拍摄神怪僵尸片等。因为有多位夜晚来过此地的游客,举报一些不寻常的声音,或是景象。比如说巨大的敲击声响;商店的门无故的开开关关;灯光忽明忽暗等等,甚至还有一位餐厅的员工看见空酒瓶从餐厅一端飞向另一端。除了游客,当地的员工,甚至是影视剧组的人员,也都经历过。

因此,古酒厂地区,是多伦多有名的“鬼屋”。 还有参观团呢。当然这些是要收费的,也可自己组图,有响导带领的。

对于上百年的老建筑,这些不是新鲜事儿吧?传说当年老詹姆士投井自杀之后,灵魂喜欢回到就地重游。他最爱玩电灯开关游戏。

露天餐厅
天气如此之好,餐厅都备齐餐具等着午餐的人潮

2001 年这块地产被一个集团购买,整修之后于 2003 年再度拉开帷幕,喜迎游客。今日的古酒厂这是一个以文化,艺术,餐饮及精品店为主流的商区,以及平日休闲的去处。整个历史遗迹占地 20 万平方英尺 (200,000 square feet) ,多半仍旧是步行区。两旁各具特色的商店,美食店林立;周末假日,圣诞季节来临时,人潮更是汹涌来参加各种表演或文化活动。年底的节庆时,商店内的摆设及外在的装饰等,都让这个古酿酒厂成功地进入了多伦多人的生活中。

我们在近中午时抵达,路过这家 Wendy 极力推荐的咖啡店时,决定进门品尝。可可豆 (Cacao) 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植物。是巧克力,可可粉的原料。

 

最后,是这家西班牙餐厅。这是我第一次品尝西班牙食物。真的,觉得自己好像就来到西班牙了。

走出餐厅,看着熙攘,欢乐的人群。觉得不虚此行。这个朴实的古酿酒厂真的是值得一游。

 

 

多伦多的中央岛

多伦多市濒临五大湖的安大略湖 (Lake Ontario),它是加拿大安大略省 (Ontario) 的首府。多伦多市最得天独厚的,就是紧邻它市中心的那十五个小岛。这十五个小岛互相以步道或是桥梁连接,构成一个 “公园岛” (Toronto Island Park) 。多半的人是以渡轮往来其中。在这些小岛中,又以中央岛 (Centre Island) 在休闲,游乐设施方面跃居首位,因此,往返中央岛的渡轮比其它小岛频繁。

来本以为一个小岛不会有什么东西好看吧。叫人惊讶的是,还真有呢!竟让我舍不得离开了。

下午的天气特别炎热,可是在渡轮上很舒服惬意。远眺 CN 塔 (CN Tower),多伦多城市漂亮,现代的海岸线;真尽收眼底。

亲子游乐场

中央岛适合全家一同游乐,里面除了大片的公园绿地可以野餐外,还有水上游乐园,一个小型动物园,以及其他零星的一些景点。

除了缆车以外,还有过山车 (Roller Coaster),摩天轮 (ferries wheel) 。一般在游乐场受欢迎的设施,这里也都具备。

夏天的时候,水上活动设施如喷射水池,以及水上溜滑梯等。绝对让孩子湿透了得回家。

迷你动物园

这座迷你动物园,让人印象很深刻。因为他们饲养的动物不多,所以不会像大型的动物园那样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有些动物还很难见到。                                                                                                                        

羊驼   
这只羊驼是在大街上的一个雕像。我觉得很可爱生动

 

 

 

 

 

第一次看见这只可爱的羊驼 (Alpaca) ,它们低着头只顾吃草,然后悠闲地散布在园子里。在此之前,我所知道的 Alpaca,是家里附近的一家秘鲁餐厅。他们的烤鸡和黄色及绿色酱汁,配在一起特别美味。不过羊驼并不是烤鸡,而是类似骆驼的动物。原生产地是在南美洲,所以这家秘鲁餐厅以羊驼为名,也不是没有根源的吧!

肩峰牛

另一种动物是这种肩峰牛 (Zebu / Humped Cow)。它的原生产地在南亚,最大的特征是它隆起的肩骨。据说幼年的肩峰牛是可以让人圈养在家的动物,甚至可以作为人类的宠物。它们不但对人有着像狗一样的热情和忠诚,还可以如同遛狗般的 “ 遛牛 ” 呢!

 

孔雀开屏

它本来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懒懒地躲在树下乘凉。我们等了好一会儿不见它有动静,就闷闷地离开了。哪知回程时来向它告别,它却已经展示着湛蓝的尾屏,高傲地站在原地。还缓慢地绕着圈子,做360 度的展示。

它拖着一条美丽的尾巴
孔雀开屏。

 

 

 

 

 

只有雄性孔雀才有绚丽的尾屏。一般来说,是有三种可能才会让孔雀展开它的尾巴。一是求偶,示警或受惊。同样的一块地方,还有另一只孔雀,但是她那时正在躲在一旁享受着午后小憩吧?估计是来来往往的游客,另它困惑,所以它开始防卫自己;站在原地,轻轻地抖动屏风,或许也是惊吓了吧。

真是一匹骏马
工作人员说这只鹦鹉会说不少话,可惜不论我怎么跟它说话,它就一直是这个表情

 

 

 

 

 

 

 

这座岛除了是观光地,当然也是很多居民的家园。这里有一所学校,从幼儿园到六年级。有些学生住在对岸的湖边,每日以渡轮为交通工具往返学校和家庭之间。

小桥流水,许多游客都在此拍照留念
悠闲散步的海鸥

 

 

 

 

 

这里有满眼的绿地,许多当地人喜欢来此烤肉聚餐,享受短暂的离群索居的宁静。当我坐在椅子上时,这里的海鸥们会慢慢地靠近我的脚边。用眼神询问我有没有吃的?这样宽敞的公园,步行是无法完全配合的,最好能租一辆自行车,带上一壶水,准备好午餐,这个公园可以带来一天的欢乐。

岛上的小径很多,喜欢步行的朋友千万别错过
租一辆自行车是最好的选择

 

 

 

 

在找资料时候,看见了这样的一个传说。在这岛上,有一些公共建设单位,还有一个1808 年建造的灯塔。这座灯塔是五大湖中最古老的灯塔。然而第一位灯塔的看守人后来被两名军人杀死,而他的灵魂却在灯塔里流连不去。每年夏季必定回到灯塔查看。因此,每当月圆的夏日,他的凄厉呼叫声响彻整个岛。

这个传说应该不是真的。不过夜里在此树荫下野营,应该是可以看见明月星光的吧。

耸立山坡上的家

卡萨洛马城堡

在美洲,城堡是非常罕见的。不过在加拿大的几个省分如安大略省,却是该省美丽的风景线之一。

看城堡,就要去卡萨洛玛 (Casa Loma)。卡萨洛玛位于多伦多市,交通算是很方便。这个地方除了是博物馆,经常有不同主题的展览;还是很多宴会庆典的绝佳场所。

这栋爱德华时期风格的城堡占地五英亩,是加拿大最大的私人住宅之一。目前属于多伦多市。

前往城堡的路是一条上坡路。因为附近的建筑也都很有特色,所以一路走来就被周遭的环境吸引,竟然不觉劳累。

这栋住宅位于十字路口。我喜欢它四面采光的设计
建于斜坡之上,每一户住家就如楼梯般的顺势建造

 

 

 

 

城堡主人

派瑞特爵士塑像

亨利派瑞特爵士 (Sir Henry Pellatt) 是建立这座城堡的推手。他的父母是英国移民,在 1859 时,爵士于安大略省出生,算是一个道地的加拿大人。

派瑞特爵士是一个很传奇的现代人物。他没有什么显赫的学历,但是极有才干的他,一心要学习经商。十七岁那年,他索性辍学,实地投身于父亲的股票投资公司,取得真实的操作经验。并于23 岁那年成为了他父亲公司的正式的合伙人。

 

这一年对爵士来说,是一个丰收年。除了成为一个股票投资公司的合伙人之外,他还与一生的挚爱玛丽派瑞特 (Mary Pellatt) 结为连理。

这还不是他唯一的传奇。为了磨练自己的领导能力,十七岁那年他还加入了当地的自卫队 (The Queen’s Own Rifles of Canada ) ,之后在 1901 年成为了司令官。他的卓越领导能力及对加拿大的贡献。英国女王于 1905 年赠与了他爵士的头衔。

后来爵士多次前往欧洲旅游,他对欧洲的建筑艺术有独特的喜爱。这也激发了建筑卡萨洛玛的灵感。他称自己的住所为–卡萨洛玛, 意即 “山坡上的家” (House on the Hill)。

One scene of the Castle
城堡的一角
Foundation in the Garden
位于花园的大型喷泉

 

 

 

 

 

为了达成在山坡上建筑家园的梦想,1911 爵士聘请著名的建筑师为他构建蓝图。 随即便在多伦多中部的山坡上,历经约三年来打造他的梦想。1913 年,爵士和夫人正式迁居于此。虽然资料上没有陈明这对夫妻育有多少子女,不过要维持这么庞大的地产,宅内的工作人员肯定比派瑞特一家还多上好几倍。

豪华生活

作为一个当时极度知名及权威的名人,可以想见爵士夫妇他们的上流生活。

大厅
宽敞的卧室

 

 

 

 

时髦的洗漱台。看看水池上还有一个小柜子呢!

 

看看浴室,真叫人啧啧称奇。在那时的卫生条件远不如理想。一般人是没能力在室内装设一个卫生间的。除了设备不普及,更重要的是将水管等从室外移进室内,恐怕是痴人说梦。然而城堡却有一个设备齐全的卫生间。这也说明了其实在二十世纪初期,建筑业是能达到这样高水平的。

 

 

现代化的马桶
相当先进的澡盆。除了挡水的帘子,澡盆的基本功能全有了

 

 

马厩

十八,十九世纪的上流绅士们大多喜爱马和马车,爵士也不例外。但是他的马厩很特别。它不同于别的别墅或庄园等的马厩般地简陋和粗糙,这里的马厩,我看到的是设计很有型。爵士对马术有股狂热,因此他对待马匹与别人不同。从马厩的地面看起,地面上铺的是突起的瓷砖 (Tiles) ,以避免马儿滑倒;每一间马房都有较高的门,而且材质是采用西班牙的桃花心木。每一匹马都有它们特定的住处,它们的名字,都被刻在铜牌上,高高挂在每一间马房的墙上。

这里的马厩,真不同于一般
着匹名为 “寡妇” 的马,可是爵士的爱将

 

 

 

 

 

除了马,城堡还有个很大的车库。

1924 年道奇 (Dodge) 的四缸,35 马力的车
不但马厩不同凡响,连车库都被休整地干干净净

产权易手

可惜好景不长,爵士夫妻在城堡住了将近十年时,爵士的经营陷入了极大的危机,最后导致失败。1924 年夫妻两人不得不搬离城堡。至此以后,城堡有一段时间得不到很好的经营。1927 年,城堡被改为一处高档旅社,那时的收费是每晚 6 元加币。但旅店也没有经营很久,1929 年就宣告关门。

其实城堡的经营的确需费极多的心思。城堡分为两个部分,中间以一条800 尺 (800 feet) 隧道连接。这段隧道阴暗潮湿。虽有灯火照明,但仍显得阴沉。

 

 

 

 

 

 

另外就是城堡的几处高塔。高塔是城堡的最顶端。站在高塔上视野特别开阔。疾风吹得瑟瑟响,给人头顶蓝天白云,脚踏整个多伦多市的感觉。通往高塔的道路就只有一条窄小的旋转楼梯。人潮多时,还必须上下礼让,才不至于卡在中间。

爬满树藤的隔离,看上去真叫人毛骨悚然

 

 

 

 

 

 

 

 

 

 

 

 

 

 

 

 

 

 

 

 

当爵士夫妻都迁走以后,有段时间城堡如同废弃的庄园。这让宵小有可趁之机。许多人进入了塔内,在墙上涂鸦一片。索性后来多伦多市将之收归公有,并将其交给多伦多的一家集团,就此城堡也得着了较好的经营和维护。

灿烂的明珠

由于城堡的建筑极具特色,因此,很多大型的宴会等,常常租用此地。而卡萨洛玛也绝不会让人失望。它的如梦似幻的花园,常常有婚礼在此进行。现在的卡萨洛玛,似乎又回到了她起初的风华,还摇身一变,成为多伦多市的一颗明珠。是旅游的胜地,每年有超过 65 万的游客来此一游,250 件私人宴会在此举行。

城堡的这一侧面向后花园
午后,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想必晚上又有宴会吧
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叫它包厢?玻璃门关闭以后,无论何时,都可以享受室外用餐的情趣

 

 

 

 

 

 

这里展示的,就是多年来利用城堡为布景的电影

不只是宴会,城堡这些年曾为好几部电影或电视剧的外景。城堡里有一侧展示的是历年来曾在城堡内取景的电影。这点真不让人怀疑。单看那两座高塔,悬疑片,恐怖片甚至武打片,不都可以在此地找到符合剧本的场景吗?还有这条长廊,我总觉得好似那里的电影片段。

 

这间长廊不知道是做什么用。不过依然让人有阴森的感觉
电影人物的造型

 

 

 

 

 

要离开之前,顺道去了城堡的花园。走在绿茵下,心中不禁默祷着,虽然是人建造这一切,然而神却将此地看为美好。红色的砖,绿色的草,彩色的花,这世界有神才成为美好。

回程有条近路。这条楼梯看似陡峭,然而顺着往下走,从高处看这美丽,宁静的午后,阳光撒着遍地金黄光亮。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让这段时光难忘的,是在身边的,亲爱的家人。

就让此景成为永恒!!

民主殿堂的

加拿大立法院

在多伦多市中心的女王花园 (Queen’s Park) 中,矗立着一栋宏伟的欧式建筑。它真的很气派,皇宫一样的构造,与它前面的维多利亚女王 (Queen Victoria) 雕像的气质相称。这就是安大略省位于多伦多的议会厅 (The Legislative Assembly of Ontario) 。

女王公园建立于1860 年,这座塑像是维多利亚女王

门后就是议会厅

 

 

 

 

 

 

 

这天是个星期一下午,立法院休会,整个议会厅就显得特别地宁静。通过了安全检查后,立法院专职的解说人员就带领我们一层一层楼参观。

虽说美国与加拿大的议会,或是立法院,基本上都呈现相同的庄严,宏伟的气势;厅内的硬体构造与组成理念也都很相同。毕竟,民主制度之下的立法院议会,都必须承载类似的功能。

诺大的会议厅一览无遗。在面对议会厅的正前方中间,是议会发言人的坐席

上层的座位居高临下,是观众席

 

 

 

 

 

发言人坐席 (The Speaker’s Chair)

议会的发言人 (Speakers) ,不是只在议会发声,讲话而已,他还是议会中至高的职位。他监督整个议会过程,并确定议会遵循所有该遵循的典章制度。

发言人的产生,是由每年在第一次议会中,采不记名的方式投票产生。发言人的殊荣就是有一张特殊的,专为他量身定做的椅子。这张椅子,就摆放在会议正中央,视野清晰,可以直视整个会场。

在 1940 之前,发言人结束任期后,是可以将这把椅子带走,这也是议会对他服务的纪念。那年之后,就没有这样的传统了。

加拿大说是个融合各民族的国家,因此立法院特别着重于在建筑的雕饰上,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化资产。我们可看见中世纪风格的横梁,希腊的雕刻等。后来他们发现这样多彩多姿的装饰中,竟然少了代表这大片土地的最初拥有者,加拿大的原住民。

看这拱形的窗棂,施工讲究。这区域是保留给媒体

墙壁上每一种雕刻图案及造型,都是有含义典故的

 

 

 

 

 

天花板是玻璃质材,这个图案,我看来是有点儿英国风格

这个图案,很明显就是加国的枫叶造型。边缘的也是金黄色的枫叶

 

 

 

 

 

 

 

现代的人,早就不认识先民的历史了。几千年以前,远在欧洲人插足美洲大陆以先,在美洲大地早就有了一群在此修养生息,繁衍子孙。这些人有一个统称,叫做 “ 原住民 ” (Indigen) 。

七个老人的教诲

有一个故事,来自其中一个部族,讲述着七个老人的训诲 (The Seven Grandfather Teachings)。

有一天,造天地的神召来七个老人,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就是看管地球上的人类。不久之后,老人们就发现地上的人活得太苦了。因此,他们就决定差派一个信差 (Oshkabaywis,原住民语,为 “信差“ ,”帮手“ 之意),下去人间为他们寻找一个可以被教化的人类,把他带上天来。这个信差找了又找,来回天地七次,终于带回来一个小婴儿。这一次让七个老人们非常开心。老人们嘱咐这个信差,把孩子带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查看,欣赏造物者奇妙的创造。

他们花了七年的时间,周游了世界。最后,每一位老人,赐给这个孩子一件礼物,让他带回去地球,分享给地上的人类。

这七件礼物就是:爱,智慧,真理,尊重,谦卑,诚实,和勇敢。这个故事,也被一位原住民艺术家用不同的动物表现成一件艺术品,放在议会厅的展示。

安大略省的议会之锤 (The Mace)

安大略省在省会多伦多的议会大楼,虽是议员们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殿堂,却也是多件极有历史价值的物件陈列处。在议会大楼进口处,除了那件 “ 七个老人的教诲 ” 艺术品之外,还有一件,是所有展示物件的重中之重,就是那把闪亮的议会之锤 (The Mace)。

这种锤型的东西,最初应该是用于战斗目的。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这类型的武器。欧洲则在中世纪时代 (Middle Ages) 的战争中广泛运用。它也可以有更高层次的意义,那就是权力。

在多伦多立法院的这把安大略之锤,实际上并不是出于安大略省,或者多伦多;而是 1867 年在渥太华设计制作完成的。这把权杖是铜制,外表则镶上了纯金。锤顶上的器皿外层,刻有那时在位的维多利亚女王的缩写 V R (Victoria Regina) 。

 

2009 年是,省府将这把锤翻新过。这次,他们在这把锤上镶上了两颗钻石。一大,一小。这两颗钻石均出产自安大略省北部,最早发现的钻石矿之一。

 

 

权杖的概念在十四世纪初被引进至英国的议会。它代表了来自王室的认可,允许议员可以聚会,议会可以召开。今日的加拿大仍然遵循着这个传统,议会开始前,由军士长 (Sergeant-at-Arms) 穿着制服,肩负着权杖,工作人员列队其后,有序地进入议会厅。但是,权杖已不再代表王室,而是象征授权。议会在开会期间,需要有一个众望所归的发言人 (Speaker) 来监督整个会议的进行。而权杖,就是代表授权给发言人这样的权力。

几世纪之前,议会发言人是有可能遭受到威吓,甚至人身伤害的。军士长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在此时将发言人安全地护送出议会

军士长戴的帽子

议会锤就置于中间那张椅子上,在议会厅的中间

 

 

 

 

西领地之锤 (First Mace of Upper Canada)

加拿大在成为加拿大之前,现今的魁北克省曾是法国的殖民地。英国打败法国后,不但接收了法国的殖民地,并且将势力范围扩展至整个北美洲东岸,建立了 “英属北美洲” (British North America) 。1791 年至 1841 年,魁北克省又形成了以英语为主的西领地 (Upper Canada) 及以法语为主的东领地 (Lower Canada) 。西领地即现今的安大略省,东领地则是现今的魁北克省。

1792 年,这把第一锤现身于西领地首都的第一次议会中。这把锤的垂体是木制的,但外表镶了金;在锤头上有个用铜条做成皇冠装饰。用来代表一个有主权,能自治的政治有机体的权杖。那时候,西领地的首都在纽瓦克 (Newark) 。纽瓦克后来于 1798 年改名为尼加拉瓜市 (Niagara) 。也就是现今尼加拉瓜瀑布所在的城市。

1797 年,西领地迁都于约克镇 (York),这把锤也跟随至约克镇,直到 1812 年战争爆发。约克镇于 1834 年改名为多伦多市 (Toronto) 。

1812 年之战 (War of 1812)

这场战争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美国独立战争之二 (Second War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 。简而言之其起因,是由于英国与法国常年战争不断,而美国成立之初一直努力地与双边发展贸易关系。后来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海权强国。接下来,英国开始强制要求美国的船只在前往法国之前,必须先在英国靠岸停留。英国不但向美国船只索取费用,还登上美国船只进行搜索,任意羁押美国籍的船员,强迫他们在英国船只上服苦役。

英国这些行为,激起了美国人民的愤怒。另一场与英国的战争就此爆发,一战,就近三年的时间。

1812 之战让英,美两国不但结了新仇,同时也挑起了旧恨。

时任美国总统的是第四任的詹姆斯麦迪逊 (James Madison) 。为了报复英国,麦迪逊总统决定拿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加拿大开刀。麦迪逊认为,当时的西领地 (Upper Canada),兵力较为单薄,因此是可以出兵讨伐之地。

1813 年,美国对约克镇发动报复性攻击。军队焚烧了议会建筑,夺走了所有在议会建筑里的物品,作为他们的战利品,其中就包括了这把 “西领地之锤“ 。整个约克镇就此被夷为平地。

这把重锤之后便留在美国位于马里兰州的海军军事学院博物馆 (US Naval Academy Museum) 。直到1934 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将它物归原主。

很难想象吧。这样一把重锤,连同它所代表的意义,就沦落到另一个国家一百多年。这让我联想到在中国历史上的八国联军。这样的历史事件,难道不应该在教科书上教导后之子孙?历史能挑起多少仇恨?比政治操弄仇恨多吗?

玫瑰花圃

1977 年纪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25 年 (Sliver Jubilee) 所栽种的玫瑰花圃

走出议会,面向广阔的绿草花园,真感受到这个花园配得其名。除了竖立的各塑像以外,令人映像最深刻的是为女王的禧年 (Jubilee) 在位典礼而种植的玫瑰花。

2012 年纪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60 年 (Diamond Jubilee) 所栽种的玫瑰花圃

2003 年纪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50 年 (Golden Jubilee) 所栽种的玫瑰花圃

 

 

 

 

 

 

 

这株枫叶树于 2007 十一月份栽种在立法院花圃。用以纪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飞利浦亲王的钻石婚。

虽然名为玫瑰花园,然而园内还有其他美丽的花卉

纪念女王的砖石婚

 

 

 

 

 

 

安大略的议会位于多伦多市中心。这个城市现代与过往交错。议会四周还有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以及维多利亚大学 (Victoria University) 等。

安大略省副州长的住处

绿草如茵的女王公园,也是市民们休闲的好去处

 

 

 

 

 

来一趟多伦多,议会是不可错过的一站。

雾中少女的

加拿大尼加拉瓜瀑布

来多伦多,你还真不能错过尼加拉瓜瀑布。况且去瀑布是很方便的。从联合车站 (Union Station) 搭 Go Train 就可抵达。

坐火车可以免去自驾的劳累。另外当地有观光巴士,抵达各个景点都快速便捷。

回溯到 1885 年,安大略省为了保存尼加拉瓜河附近的天然资源,而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当然,这段天然奇景自会为自己说话,很快地,它就为人们所知晓,跃居国际知名的造访胜地。

在安大略省南部有一个人口近十万的城市,叫做尼加拉瓜市。顾名思义,这个城市的名称,源自流经城市旁的大河,尼加拉瓜河 (Niagara River) 。简单来说,这条河不是只与这个城市擦肩而过而已;当它流经这个城市的特殊地形时,就形成了万马奔腾的瀑布景观。

新娘面纱是一个较小的瀑布

众所周知,尼加拉瓜瀑布是位于美国纽约州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间。是美国与加拿大的天然国界。这大瀑布是由三个瀑布所形成。这三个瀑布的两个主要的瀑布,一是美利坚瀑布 (American Falls),位于美国边界之内;二是加拿大瀑布,又称马蹄瀑布 (Canadian or Horseshoe Falls),耸立在加拿大国土。在美国瀑布右侧,有一个较小的瀑布,称作新娘的面纱 (Bridal Veil Falls)。

在美国一侧,据说可以远眺三个瀑布,视野清晰,一览无遗;然而在加拿大一侧,则可以近距离地看见三个瀑布中,最让人屏气凝神的马蹄瀑布。不管哪一种说法,两边都亲自走一趟,也不是难事。只要备齐证件,搭车横跨那条悬在半空中的彩虹桥 (Niagara Falls International Rainbow Bridge),就直驱美国纽约州了。

虽然两国这么靠近,往返也挺容易,但是如果想搭渡轮前往瀑布底下,那么就是泾渭分明了。两边都有渡轮,在不同的地方上下,根本不会走错。而且渡轮的路线分明,每艘船都清楚地高挂着所属国的国旗,乘客穿着不同颜色的塑料披风。

马蹄瀑布真不愧是世界奇景。这三个瀑布的水源,都是来自五大湖,其中90 % 是走向了马蹄瀑布。虽然马蹄仅有170 尺 (170 feet) 高,比美利坚瀑布的 180 尺 (180 feet) 略逊一筹,但是它每分钟可以产生 34,000,000 加仑 (34 million gallons) 的水量。是纽约洲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瀑布表平面

上流的湖水,正朝低处奔去

 

 

 

 

 

从瀑布上端看瀑布,是屏气凝神,不可置信神造的天地是如此叫人赞叹。在加拿大,游客还可以从瀑布中段看那滔滔之水。这是另外收费的自选项目。

瀑布旁边,有一栋两层高的建筑,这就是公园内的桌岩游客管理处 (Table Rock)。我们在此买了票,就从管理处的地下楼层出发。在排队等待时,管理员给每一个游客发放一件雨衣,因为要搭乘电梯,所以每一梯次的人数都必须掌握得很好。电梯停在地面下125 尺 (125 feet) 处,游客顺序出来后,就顺着前面那条650 尺 (650 feet) 的地道往前行。

旅客服务处

阴暗潮湿的隧道,必须要有一双防滑的好鞋

这里是观景台,上下两层都可以近距离地观看瀑布

 

 

 

 

 

从这里看到的瀑布又不一样了。在地面远眺,觉得视觉是与瀑布平行,然而从中段看瀑布,那真是如孔夫子说的,“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仰看瀑布,就觉得滔滔之水

天上来。大自然的威严,至高是人类不可侵犯的。还好有件雨衣,不然全身都将湿透。那每分钟三千四百万加仑的水,在瀑布四周形成了一层雾气。

马蹄瀑布夏天的水量惊人,不过冬天就相对减少近半,为一千九百万加仑 (19,000,000, 19 million gallons)。我想原因是安大略湖的湖面结冰了。

这里还是许愿池哩

从这里观看瀑布,又比观景台更接近瀑布底层

 

 

 

 

 

从观景台走上来后,在返回地面时,可以顺着地道见识瀑布之后的容貌。这条地道有 130 年了,其中有两三个像山洞开口。这里是马蹄瀑布的后面。站在这里是什么感觉呢?水声如千军万马,轰轰如雷声敲击着山洞。从洞口看见马蹄瀑布清新的水奔泻而下。这奇妙的大自然体验,真让人感觉造物者的无限,而人类的有限。

这里的视野绝佳,马蹄瀑布一览无遗

尼加拉瓜瀑布公园还有很多值得一游的地方。这地方的其他附加设备也很理想。高级的酒店还有一家赌场,保证游客玩得尽兴。

赌场就在咫尺

 

附近酒店很多,住高楼视野更佳。夜晚的瀑布景观尽收眼底

在公园骑自行车也是享受

草坪修剪得干净,景色宜人

 

 

 

 

许多人认为不搭渡轮不算游过尼加拉瓜瀑布,这里就是搭渡轮的地方

喜欢滑索 (Zip Line) 的人,这里也不应该错过。不过不是横越尼加拉瓜河

 

 

 

 

 

六月份时缆车还没有启动,不过这也是一项选择,如果开放的话

 

后面这条街,逛街,购物,美食应有尽有

 

 

 

 

 

 

 

 

 

 

 

尼加拉瓜的这个三个瀑布,是自然的奇观。然而岁岁年年的水流,也让附近地质腐蚀得很严重。现在美,加两国,都在尽力缓解瀑布的流水量,希望能减轻地质腐蚀的情形。中国人一直说,人定胜天,这道理在破坏大自然上发挥到了极致。然而到了保护自然景观时,希望人力还能胜天。

二十多年前去过美国的尼加拉瓜瀑布。这件水壶垫就是那时后的纪念品。物换星移,今年再看马蹄瀑布,它依然声势磅礴,一点都没有 “岁月的痕迹”。人类依然认为是万物之灵,但生命的容量,却又是何等渺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