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的赌城

切诺基印第安人自治区

楔子

在欧洲及英国人还没有大量殖民美洲大陆以前,住在此地的原住民,后来被称为印第安人。他们繁衍众多,遍满了整个美洲大地。他们打猎捕鱼,垦荒种植,过着与自然合一的生活。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充,他们与印第安人争夺土地的冲突也就陡然增多。及至美国的立国及快速壮大发展,他们不断地驱逐印第安人,强占他们的土地。直到有一天一套新的制度产生了,那就是“ 印第安人保留区 (The Indian Reservation System) ”。通过这条制度,可以用最少量的土地,去安置印第安人。

今天来到了位于北卡罗莱纳州最西边的郡县,切诺基郡,让我们一起踏着印第安人在这土地上的足迹,看看他们的生命历程。

卡瓦利自治区

Cherokee Flag
看见这多彩的旗帜,就知道已经身处保留区了

在北卡的切诺基人保留区,正式名称为 “卡瓦利 (Qualla Boundary) ”。这是一片占地57,000 英亩 (acres) ,且是由部落向美国政府购得的土地,所以这个保留区,堪称得上是他们血缘,历史及文化的家。其实不是每一个印第安部族都有自己的土地,在北卡有8 个印第安部族,但是只有切诺基一个有部族的保留区,其他的部落都只是一个社区而已。

卡瓦利自治区座落于北卡的大烟山山脉 ( The Great Smoky Mountains ) 南方入口处,有着天然壮观的山水景色。在保留区的边界,可以清楚地看见出入保留区的标示。

这个所谓的印第安人“ 保留区 ”,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个印第安人的自治区。与早期的保留区不同,因为切诺基人并不住在保留区里,他们都分散在北卡州,甚至美国各地;保留区里的所有建设,都是部落所有,并没有私人财产。因此,说自治区其实比较合适。美国联邦政府鼓励印第安各族拟定自己的宪法制度,建立各级政府机关,自行治理部落事务。联邦政府透过所属的印第安人事务局 (Bureau of Indian Affairs) 资助些许经费;但绝大部分的治理经费,是靠各族自己负担。现在的切诺基自治区已发展成一个观光地,以及切诺基部族的各级政府所在。

哈拉赌场及度假酒店

Harrah's Casino

虽然美国联邦对各个印第安自治区政府一直都有补助,但是仰赖那笔补助为唯一的经费来源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切诺基政府一直致力于开发财源。1997 在自治区内规划出一小块土地供游客玩扑克牌 (video poker) 游戏的场所,直到2013 年,这个地方摇身一变,成为北卡州唯一的一个赌场,哈拉赌场 (Harrah’s Cherokee Casino Resort) 。它的游戏大厅里面除了100 多张游戏桌,3000 个电动游戏机器外,当然还有十家餐厅。虽然规模不及拉斯维加斯,不过在北卡州算是令人大开眼界的了。

当然来此地的外地游客多半会有住宿的需求,那么赌场附近的21 层楼高的度假酒店就是很好的选择。酒店有1100 多间客房;室内外游泳池,健身房,高尔夫球场以及酒吧,夜场秀等等。

切诺基的文化广场

这个广场可以说是自治区的核心了。我们来时的四月天,正是他们的准备进入旅游季节的时候。正好让我们看见一个平常的切诺基部落。广场上略显萧条,房舍也很陈旧。这些都诚实地显示了美国联邦对少数民族政策的方方面面。虽然联邦政府也做了该做的事,补助,发钱,加分等等,不过印第安族群的生活,仍然于主流社会相距甚远。

退伍军人纪念公园

在进入文化广场时,我们首先看见了切诺基的退伍军人公园。这个公园占地不大,但是对那些牺牲生命的切诺基战士们,我觉得是备受尊荣的。在入口处,站着的战士,是 以及纪念切诺基人唯一被国会颁发“ 国会荣誉勋章 ” (Congressional Medal of Honor) 的战士查尔斯西若斯 (Charles George) 。

Charles George
查理斯乔治的纪念人像

很多人都不知道,虽然印第安人与白人在历史上有很多仇恨,然而印第安人仍然对美国是有贡献的。在这个公园的石碑上刻着很多人的名字。 才知道从这个部落出去的切诺基人,他们打过一次及二次大战,也打过韩战和越战。他们的服务地方,遍布陆海空三个军种,还有海岸巡逻队。

紫心勋章

Purple Heart
紫心勋章

查尔斯乔治所得的是荣誉勋章,这种勋章是颁给在战场上立有卓越战功,而且牺牲生命的战士。查尔斯在1952 的十一月底任务失败而牺牲。这个勋章代表的是勇敢以及牺牲。而紫心勋章则是另外一种。它奖励在战场上严重受伤的战士。在这个公园内,我们可以看见很多切诺基人都荣获这种勋章。这是这个部落的骄傲。

Park View
公园全景

切诺基博物馆

最后,我们来到切诺基博物馆。切诺基人在历史上最悲伤的一段历史,就是被联邦这份强迫迁离故居领土的泪水之旅 (Trail of Tears) 。在这博物馆里,可以了解这段历史。顺着路走下去,就是切诺基的民俗展示村。

在民俗村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切诺基的文化风格。我们去的时候因为是在旅游季节之前,所以民俗村还没有开放。听当地人说,在民俗村里游客不但可以认识切诺基文化,还可以见识到他们的传统游戏。

来民俗村,更不可以错过他们的舞台戏剧表演。演出是在晚上,透过这部剧,演员将向游客细说切诺基的文化,以及他们被联邦政府驱逐出家园和故土的故事。

不灭的火苗

Eternal Flame走进剧场,游客可以看见这个立在入口处的火苗。这个火苗,是1838 年北卡州的切诺基人被迫迁往美国西部的奥克拉荷马州 (Oklahoma) 时所点燃的火焰。1951 年五月,四个北卡州的切诺基人专程前往奥克拉荷马州,并将火苗带回来北卡的切诺基自治区。同年六月二十三号,这个有一世纪历史的火苗,就在民俗村落了脚。

这个火苗已经持续燃烧了一个世纪之久,这是切诺基人的象征。不论有多少磨难在前头,切诺基族人的毅力永远不会熄灭,就像在玻璃柜里燃烧着的火焰。

 

 

美国印第安人的

泪水之旅

切诺基郡 (Cherokee County)

美国北卡州的最西端,有一个叫切诺基的郡县 (Cherokee County)。这个郡紧挨着著名的大烟山山脉国家公园 (The 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的南入口,因此郡内得天独厚,分享着大烟山山脉的天然景色,诸如山川河流,苍翠森林等。是个钓鱼,登山以及诸多户外远动的好去处。它还左邻田纳西州,南接乔治亚州,所以来去这两州也极为便利。

切诺基是个小地方。县城在墨非 (Murphy) 。据2020 年的普查,全郡人口 28,774 人。其中白人占绝大多数,为88.16%,印第安人仅有 1.45% ,417 人。郡中的四个大城市之间,仅需两个小时的车程。

切诺基郡原本是邻近麦肯郡 (Macon County) 的一部分。在 1839 年由联邦政府规划出来,并用当地原住民切诺基印第安人为郡名,形成现今的切诺基郡。

历史背景

印第安人在美洲这片广大土地上生养繁殖了千年,他们自给自足,过着与天地合而为一的生活;然而,当欧洲人发现了这片处女地,并开始移入殖民之后,他们的生活彻底地发生了变化。疾病从东岸起,迅速地扫荡着一个个部落,争夺土地带来的刀剑之灾也让手无寸铁的原住民伤亡殆尽。

逐渐地,印第安人丧失了他们的土地,生存的空间遭到了压缩。最终在 1830 年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 (Andrew Jackson) 执政时,国会通过了“ 第安人迁移法案 (Indian Removal Act) “。从最初的游说,或与印第安人签订条约,让他们自愿地放弃部落的土地,到最后终于决定强制性地驱赶印第安人。

当时的印第安部族对法案的反应不一。有些部落选择留在原来的住所,保有原来的土地,但是他们必须放弃作为一个整体部落的自主及自治权。也就是说,这些族人已经不再属于某一个部落,他们都将同化成一样的美国人。有些部落,切诺基则是这样的一群,选择放弃他们的家园、土地,迁移到别处,以换取保有他们部落的自主及自治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切诺基为主的“ 泪水之旅 (Trail of Tears) “ 的由来。

泪水之旅 (Trail of Tears)

切诺基印第安人是一个很大的部族,他们一直都住在美国东南边,即现今的北卡,南卡罗莱那州,还有与田纳西,乔治亚两州交接的广大土地上,以及邻近的大烟山脉丛林里。那个时候,所有的切诺基印第安人是一个完整的,有着自主、自治和制度,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部落 (Indian Nation) 。

法案开始初期,绝大多数的切诺基人选择抵抗,在1838 年以前,总计仅有 2000 人选择自行迁移,整个部族仍然留守家园。可惜在 1838 年开始,当迁移法案变成了强迫以后,悲剧就此而生。

五月二十六号,7000 美国军队,民间自卫队 (militia) ,拥进了各个部落,在家中强行拉人出来,所有居民。在园地工作的,路上行走的,不论大人,小孩无一幸免。他们不能携带太多东西,很多人没时间取出保暖衣物,有些人甚至没有穿鞋。

武装军人押解着他们徒步行至在河边搭建的集中营里,在这里等待被发送到政府要他们去的地方。几个星期之后,整个部落都清查干净。在集中营的人数总共约有16000 人。空旷无人的切诺基故居,他们世代聚居的家园,现在全都归属于美国政府;不久之后,这片土地将被开放给美国白人开垦,种植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

集中营
画作中大致描绘出集中营的情形

在集中营的切诺基人,和附近的较小族群合并,每一千人是为一个迁移单位。他们搭接驳船,顺着河道往西。然而在第二批人离开后,当地发生旱灾,水位下降。因此迁移计划被迫延期。旱灾和高温打击着每一个人,疾病产生了,席卷整个营区。他们没有传统的医药可以使用,只能任凭这些人离去。在这期间里婴儿,老人几乎要全数死亡。

幸运的是,在集中营的族人并不就此妥协。他们向这次迁移行动中的总指挥史卡特将军要求,让切诺基人恢复他们的自主及自治权,他们要主导这次的迁移。史将军同意了。因此在之后的十三批迁移单位中,都是由切诺基人自主管理的。可惜没有在文献中发现,这样的方式是否比较能够维持切诺基族人基本的生存条件。

最后一批离开集中营的,是在当年的十二月。敞篷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疾病的,年老走不动的,就由透天的马车托着走。其他人则步行淌过濘泥路,身着薄布衣衫,翻越丘陵和山岗。顶着历年来最冷的冬天风雪。直到 1839 年三月,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那么,他们要迁移到哪儿去呢?他们要横跨美国,到现今的奥克拉荷马州。这条总长2000 多英里路,穿越九个州。旅程当中多半是靠着双腿行走。一路上有人倒在了路边;有人被枪打死;寒冷的冬天来时,疾病传染蔓延,很多人死于疾病。

一路上吃的东西不多,粮食吃完了以后,许多人就开始啃橡树皮来充饥。这一趟迁移,从最开始的 15000,抵达奥克拉荷马州时不到 11500 人。

抵达奥克拉荷马州的第一年,一切生活都得重新开始。在这一年里,有更多的人因疾病死去。然而,切诺基人是坚强的,他们在这片新的土地上,重新建造了他们的国度。之后陆续有不少切诺基人选择返回位于北卡州的故乡,重新为捍卫北卡故乡而战斗。这同时也将切诺基的国度在他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土地上生根。可惜至此以后,切诺基部落从一个完整的部落国度,演变成两个互不相隶属的部落国度 (Nations) 。

在很多切诺基的知名英雄里,沙力 (Tsali) 的故事很让人感动。沙力有一个很美国的名字,就做查理 (Charley)。在那个被迫迁离的年代,他带着家人及团伙躲进大烟山脉的深山里,企图守住自己家园。后来他坚信只要自己出降,就能保住其他人不被驱赶。因此他献上了自己宝贵的性命。不过,他的故事在口传历史中有很多版本。因此他的真实行径也很难考据。但他的确是切诺基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在他的故乡还有一条干道是以他为名,以资纪念。

很久很久以前。。。

故事不都是这样开始的吗。很久很久以前,切诺基人原本并不住在美洲大地,因一次火山爆发毁坏了他们的家园;导致了整个大部落的迁移。之后,他们展转地定居在美洲大陆南部,及现今阿拉巴马,乔治亚,北,南卡,田纳西及维吉尼亚州的交接土地。

早期的人类生活方式,不外乎狩猎,钓鱼,以及种植各种农作物等。切诺基人也不例外。男人在外与野兽搏斗,为家里带来食物;妇女们则在家中负责教养子女,及忙活着庄稼。看似这样的社会结构是男主外,女主内,然而切诺基却是一个遵循上古时代的,自然的生态次序,也就是一个母系社会。

切诺基的妇女从来不依靠男人生活;她们在农地里辛勤干活,而且拥有所有的田里收成,如何处理收成的庄稼,女人们有着完全的自主权力。因此,当欧洲人初次与切诺基人交换物品时,都惊讶地发现,交换动物皮革的时候,要与男人交涉;但买卖玉米食物时,得与女人谈判。

在还没有与西方文明接触时,切诺基的妇女们不受到任何的束缚。她们虽有婚姻仪式,然而却没有终生的约束,随时可以结束婚姻。她们可以与男人一样有着无拘束的性自由。唯一的禁忌,就是不能与同宗族的,或是与父亲同宗族的男人同婚。

其实,这是有道理的。女人有掌控宗族延续的重要责任。当她们结婚后,她们的丈夫们须跟从妻子的宗族,而放弃本身的族谱脉络。孩子也跟随母亲。因此,父亲既然然依附了母亲,那么父亲的同族则在族谱上,与妻子的同族人一样,成为了妻子的 “ 兄弟姐妹 ” 。从这一点来说,好像也有些 “ 伦理 ” 的影子。

七大氏族

切诺基和其他印第安人一样,氏族昌盛,枝叶繁茂。然而随时间流逝,逐渐形成了七个重要的氏族。这七个氏族各有专长,非常有趣。

狼族,是七个氏族中,最大,最崇高的氏族。它是一个守护者及保卫者,但也可能转变为一个侵略者。他们擅长猎狼。

鹿族,是一个擅长狩猎的族类。它们像鹿一样跑得快,通常扮演一个消息传递者的角色。在各个村庄中,甚至个人对个人,像邮差一样传递信息。他们爱护动物,但也擅长猎鹿。

鸟族,鸟类飞翔于天地之中,是一个连结天与地的沟通者。他们对猎鸟也是很有本事。

另外四个氏族,更生动描绘了其氏族的专长。

蓝族,这个族像神农氏一样遍尝百草,最后发现一种蓝色的植物,并从它们中提取重要的成分,作为草药来帮住孩童远离疾病。

涂抹族,这一族和蓝族一样,应该都是当时 “ 医生 ” 的摇篮。这个氏族有着治疗的能力,而且他们的方法很特别;即是将药材涂抹在身上,因此让整个氏族因此而得名。同时他们能用红色颜料来涂抹在脸上,用于祭祀典礼上。同时在出战时,他们也会将红色颜料涂在脸上。

长发族,顾名思义,这族人蓄长发,喜欢让长发随风飘扬。这支氏族爱好和平,出过很多维护和平的领袖。同时这族有很温和的心胸。对于战犯,鳏寡孤独者,流离失所者,他们都张开双臂接纳入族。

野生土豆族,这个氏族更是与众不同。他们是大地的守护神,著名的是他们总是在沼泽溪流旁拾取野生的土豆。这也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氏族的归属对切诺基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可惜的是,现在这七个氏族也在渐渐地消失。在西化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切诺基男人取了白人女子为妻,他也同时失去了他的血缘与文化认同。因此,现在很多研究美国印第安人历史的学者及机构,都在为此而努力。

玉米的传说

Corn Ponder
捣玉米的工具 Corn Pounder

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丈夫叫做卡纳提 (Kanati) ,妻子叫做西露 (Selu) 。卡纳提是一个很神奇的猎人,他能打开一座山洞,那座山洞里面住满了各种动物。每天他去打猎的时候,就会去山里开启那个山洞;他叫哪一个动物的名字,那个动物就会走出来成为他的猎物。他的妻子西露是从玉米杆里出来的,因此知道如何种玉米。

可惜后来夫妻两人的秘密被他们的孩子们发现了。他们对孩子们说,因为秘密被发现了,所以他们必须要死去。从此以后孩子们就得自己打猎和种植蔬果来养活自己。

和中国的神话类似,版本从来就不止一个。不过卡纳提总是一个的猎人,他教导人们如何打猎;而西露 (Selu) 的名字,就是切诺基语玉米 (corn) 的意思。

玉米是切诺基人非常重要的粮食来源。他们将玉米粒捣碎成粉状后,用于做成面包等主食。因此早期的切诺基部落种植了大片的玉米田,当玉米长高长壮时,他们在玉米田里竖立了器具来吸引紫崖燕 (Purple Martin) ,来田里筑巢。紫崖燕能吃大量的昆虫,间接地帮助玉米田免受虫害。同时燕子还可以吓退那些想吃田里玉米的乌鸦等飞鸟。

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

这个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切诺基人也有个这样的故事。兔子是一个优秀的跑步健将,而乌龟则与兔子完全相反。兔子因此很得意,且不断地在丛林里大肆炫耀。这样的行为引起了动物们的反感,因此乌龟就想好好地教训一下兔子。

乌龟虽然行动迟缓,但它却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斗士。一天乌龟对兔子说自己不相信兔子真的跑得比自己快。这句话激起了兔子的怒气,两人开始吵了起来。最后它们决定比赛看谁跑得快。当然,兔子立马答应了下来。它们说好要从这边的山头跑到那边的山头来一决胜负。

比赛那天很是热闹,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出来观看。兔子很是自负,相信自己一定稳操胜算。所以它大方地对乌龟说,为了让乌龟心服口服,自己决定让乌龟一个山头;乌龟欣然接受。

当乌龟跑过第一个山头时,兔子开始起跑。它朝向正在往第二个山头的乌龟全力追去。正如它所料,它很快地就把乌龟抛到后边儿了。兔子拼命往前跑,可是忽然看见乌龟已经在自己前面越过了第三个山头。兔子跑过第三个山头,又见兔子在第四个山头。就这样,当兔子跑过第四个山头时,乌龟已经抵达终点,夺下了第一名。兔子输了,它又伤心有疲累,就倒在地上呜,呜,呜地哭泣了起来。

当下,众动物们不断地为乌龟欢呼,同时大家都想要知道乌龟如何赢了兔子。然而,乌龟却选择保守这个秘密。其实,一只乌龟是无法赢过兔子的,但是因为乌龟的外形都是一样,所以这只乌龟就请求同伴帮忙。它们分别站在了不同的山头等候,当它们看见兔子过了第一个山头,第二个山头的乌龟就开始起跑,因此,兔子就很难超越乌龟们。

虽然这样得胜并不算得光明磊落,但是兔子就此以后真的不再炫耀自己跑得快了。

捕梦网 (Dream Catcher)

捕梦网的制作并不是始于切诺基人,而是其他的部落。不过却是很多印第安部落普遍都相信的传说。而它也因为不同的部落文化而在制作上衍生了多彩多姿的样式。这种捕梦网最初只是挂在儿童床边的装饰,保守孩子每晚有个好梦。因为网面的麻绳会缠住让人害怕的噩梦,而网面的漏洞可以让美梦穿过。

棒子球 (Stickball)

棒子球顾名思义就是用棒子为工具的一种球类运动。它从何时何处起并不清楚,不过它最早的出现,是在十七世纪中叶的一位耶稣会宣教士 (Jesuit missionary) 的记载中出现。这位宣教士在观看美国印第安人玩这种游戏后,在他的记载中谴责这种体育的暴力性质,可是当英国殖民地居民发现这种球赛后,却非常沉溺其中。很多推论都认为棒子球就是后来演变成央格鲁撒克逊国家都很热衷的曲棍球 (Lacrosse) 。

棒子球是印第安部落及国度 (nation) 中非常普及的球类运动,且个各地区皆有不同的玩法和规则;或许就是这个原因,逐渐地这项体育赛事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及外交使命。 印第安部落,地区之间,用它来解决彼此的争端,并寻求在武装争夺之前达成和解。

在物质不丰富,科技也不发达的几世纪前,战争是人身直接的搏斗,所以印第安的男人都是战士,这一点在棒子球的技巧上就充分体现。它是一种非常激烈且竞争性很强的运动,因此非常容易受伤,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球员死亡。这种态势正符合战场上的残酷。因此各部落就以这种运动来训练战士;他们在球队中学习到的打棒子球技巧,正可以用于战场上的决斗。

这样寓战斗于体育的精神,我们可以谴责与批评;但是我想我们也应该正视它原来的用途;也就是预防真实的血腥战斗。正如中国古代兵家哲学的以战止战。更何况,切诺基人在比赛之前,还有一些庄严的仪式进行,比如说沐浴净身等等。

棒子球在今日的切诺基仍然非常盛行,正如曲棍球在英,加,美,澳等国家一样,然而所不同的是,切诺基的棍子球员没有厚重的球队制服,也没有护身的装备,他们比赛的时候甚至可以赤裸着上身,让每一个球员的脸面都可以清晰地辨识。与曲棍球相比,我觉得这样的体育竞赛更能显示印第安文化的纯朴与真诚。

不朽的领导人 (Original Founding Fathers)

美国南达科他州 (South Dakota) 的总统雕像山,是很多人熟悉的旅游知名地。在那座山上雕刻着四座60 英尺 (60 feet) 高的美国总统像。这四位总统在他们任职的时间里,均对美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美国印第安人的历史上,也有四位不寻常的部族酋长,他们领导自己所属的部落人民塑造了美国印第安文化,以及风俗礼仪规范等。他们的卓越领导及坚韧不拔,带领自己的部落寻求生存与发展。这些酋长被后人统称为 “国父 (Founding Fathers)” 。

Original Founding Fathers
从左到右为,Chieh Joseph, Sitting Bull, Geronimo, Red Cloud

这一幅画的作者,是美国知名的以印第安人及野生生态为主的画家 David Behrens。 他本人是西西里及德国的后裔,但是他的作品将印第安人描绘的非常深刻。这幅画有他的签名,售价四百多元。

与白人的冲突

从历史来看,美国从来都不应该是单一种族的国家。根据记载,早在十六世纪,1500 年代,就开始有欧洲人在非洲大陆绑架当地人,并将他们强行带入美洲的足迹。那时的欧洲人不是葡萄牙人,就是西班牙人。英国也不干其后,当他们大量殖民美洲时,同样也干起了贩卖非洲人口,作为生产奴隶的“ 贸易 ”。因此,非洲人绝对也称得上是开发美洲大陆的先驱。

然而,奴隶是财产,是生产,赚钱工具;因此,在某方面来说,受到雇主的保护。他们生养众多,很快的,美籍非洲人在人数上就不亚于欧洲白人。然而,美洲印第安人则没有相同的命运。他们拥有着大片土地,这让欧洲人垂涎;因此打从一开始,印第安人就是美国的敌人。对敌人,只有歼灭。

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对印第安人的态度是极其轻蔑。他说

“ 印第安人和狼都是猛兽,只是形状不一样 ”。(Indians and wolves are both beasts of prey, tho’ they differ in shape.)

美国的第七位总统安德鲁杰克逊 (Andrew Jackson) 曾对印第安人作此评价。他说

“ 他们既没有智慧和勤劳,也没有道德习惯,更没有进步的欲望。”。(They have neither the intelligence, the industry, the moral habits, nor the desire of improvement.)

美国的第四位大法官约翰马歇尔 (John Marshall),这位在职三十年,历经五位总统的大法官曾说

“ 居住在这个国家的印第安人都是凶猛的野蛮人,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国家,就好比将那个国家成为一片荒野。 ” (The tribes of Indians inhabiting this country were fierce savages…. To leave them in possession of their country was to leave the country a wilderness.)

文明的曙光

基督教浸信会
行经路口的基督教浸信会教会,就赶忙趁着等红绿灯之际拍下来

然而印第安人真的是如此不堪吗?从 1790 年代起,华盛顿总统任期时就开始一系列的政策,促使印第安人被美国主流社会同化。其中包含了广泛地开办寄宿学校。在这些学校里,学生学习的不是知识,而是美国的文化,语言和价值观。美国并承诺只要印第安人彻底成为了美国人,他们就可以保有土地及家园。而这个承诺,就是切诺基人,以及其他几个族类全盘致力西化的最主要动力。在当时,排名前五名的最西化的印第安种族,切诺基就是之一。

因此基督教信仰传进了印第安部落。他们的衣着改变了;房舍从帐篷变成了小木屋;最后,他们的语言,也从母语变成了英语。当 1830 年开始,英语已成为了他们与白人交通的共同语言。

然而这也并不全然是不可逆转的灾难。西克亚(Sequoyah) 是一个只会说自己本族母语的印第安人。虽然他不会说英语,然而因自小生长在英语的环境中,他在其中找到了灵感。因此他花费了十二年的时间,将切诺基语言编成符号,因此,原本只有口头语言的切诺基人,开始有了文字。而后,第一版用切诺基语的报纸出现了。英语圣经也有了切诺基译本。

能说美国印第安人是野蛮人吗?

文化与文明之间

其实,印第安人到底在美洲大陆生活了多久,美国考古学家似乎也没有定论。印第安人的种族部落很多,遍及全美洲大陆。北往加拿大,南下墨西哥;都有他们生活的足迹。然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却因部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或许是自然条件阻挡了部落之间的交流,从而产生了各自为国的局面。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有着有序的社会结构和习俗。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形成。

我们如果从文献中,记载着他们与欧洲人最早接触的1540 年算起,这时候的中国是在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从1405 年至1433 的28 年之中,已经远航西洋七次。这是中国文明的铁证。

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当英国开始殖民美洲大陆时的1600 年代,印第安人已经遍布全美洲大地。然而有趣的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印第安人却从来未曾出现过一个大一统的局面。也没有记录过任何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人。部族之间的矛盾争执,他们仍然寻求武力解决;当欧洲人带进了枪炮弹药,他们开始与之交易,部落之争升级为更血腥的战斗。零散的部落各自为政,当然就不可能出现共同防御且共同繁荣的生命共同体。

然而这时候,虽然中国处于明朝末期,之后被满清所取代,但那时的中国的确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几次外族入侵并夺得政权,但这些外族却在中国文明的洗礼和磨合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或许这些就是印第安人的种族特征。他们没有很复杂的思想逻辑,或者高瞻远瞩的心胸;他们却乐于与自然共存,享受这片土地。因此这不应该是美国先民,甚至开国元勋们驱赶,屠杀他们的理由。

历史上存在的事实,后人无法修改;但可悲的是,前车之鉴,后世确不以此为师。